原标题:这才是最美的新中式 格调高多了
一个案子,每次动笔前,我都先需要找到它的逻辑、语言、气质,一种控制其内部所有事物的氛围。在我的意识里,这一次,是时间。
而对我——“境(寿者)象”来说,当面对这个场域时,漫长的时间和事件都凝固在第一次去现场考察停留的那个时刻,我称之为“时间的境”。
实际上,无论是历史的还是当代的,“造场”设计师所面对的“物象”都只是砖、瓦、水泥、金属和木材,面对的是门、窗、墙、柱,这些都只是些普通的“物象”元素而已。
我工作的重心——解决“人象”的诉求:在于把这些普通材料编织成一种类似时间与空间“结”的可能性,这种“结”暗示着某种特殊的事件,因为它们尚未确定,甚至还不具有明确的意义。
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某种简单事件,造一个“场”域,让可能出现在那里的人与“场”合乎时间、文化地复兴,体验“场”,与“场”共同演变并成长。
建造中式庭院的时间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因为传统的建筑园林会留下一个当时精神框架的“结”,在这个“结”的框架基础上,新的建筑园林会慢慢地渗透其中,一步一步结合当代生活方式地发生变化。对于这种场域营造过程中,没有“突然”这种时间概念。
场域就应该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一步地建造起来,而不是瞬间出现。那么我会想,我们是否可以设计出完整的、漫长的时间“结”?我们是否可以设计出这样的时间设计图,就像漫长的时刻记录表、像日记、像历史那样?
于是我尝试着寻找一种方式,寻溯一种适合建发产品体系——“儒门”、“道园”、“唐风”、“华纹”,的记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