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金志刚)双11过后,上海交通大学菜鸟驿站今天迎来包裹小高峰,预计将有2.4万个包裹陆续抵达,接近日常的4倍。前来取快递的学生络绎不绝,他们中的半数以上都会到绿色回收区拆包裹,把纸箱、塑料填充物等放入分类回收箱,循环再利用。
图说: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将纸箱放进回收箱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双11期间,像这样进行纸箱回收利用的菜鸟驿站和快递网点,在全国有7.5万个。这些绿色站点,在“快递最后100米”见证了中国物流的全面绿色化。
上海交通大学校园管理办公室赵德刚老师介绍,该校两个校区均设立了菜鸟驿站,服务全校4万余名师生,日均包裹量有6000多件,每天可以回收利用纸箱将近3000个。
为方便学生拆包裹,驿站专门开辟了一块绿色回收区,有桌椅、拆快递的工具等。一侧的分类回收投递口还与寄件区域相连,方便工作人员挑选合适的纸箱和填充物,给前来寄快递的师生免费使用。如此一来,站内的纸箱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而回收的胶带、快递袋等,则进入学校的垃圾分类体系统一处理。
2019中国快递绿色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500多亿个快递所产生的包装废弃物,占全国生活垃圾总量的0.85%,其中近半是纸箱,大部分都进入了社会回收的大循环体系。
目前,绿色回收箱逐渐成为菜鸟驿站的标配。在上海,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的菜鸟驿站均已设立。
学校的公益组织也参与其中,专门搭建了活动展台。穿着废旧纸箱的“纸箱人”给来往学生发放绿色倡议,有学生把宿舍里攒的纸箱送过来,领取小礼物。“这是我连续第三年参加菜鸟发起的绿色回收箱行动了。”上海交通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纪玉晏说,现在年轻人已经成为网购的主力军,双11收到的快递非常多,“想借助这个机会,让更多人知道纸箱可以被回收利用,举手之劳就能做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