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间位于苏州市东港新村的老式住宅。两室一厅原本住着一家三口。伴随着双胞胎弟弟的出生,妈妈请外婆来照顾新生儿,全家生活空间变得紧张起来。
60㎡的空间住了6口人。客厅缺少收纳十分混乱、外婆与哥哥挤在一个堆满杂物的房间、卫生间也无法满足未来的需求、旧房还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设计师需要在一个月内,为每一个家庭成员打造舒适安全又能满足需求的居住空间。
改造前:
客厅采光不足,玩具没有合理的收纳空间。考虑到孩子玩耍,也没有什么家具,全家人要站着吃饭。
厨房4㎡,妈妈是全职主妇,每天给全家人做饭洗衣,要在厨房卫生间忙很久,担心孩子在看不见的地方捣乱。
卫生间淋浴房放不下儿童澡盆。早晨挤厕所窘迫。
主卧收纳柜容易被小孩子攀爬,有倾覆的危险。爸爸妈妈忙于照顾年幼双胞胎,牺牲了属于自己的区域。他们的卧室更像是个仓库。
另一个卧室带阳台,晾晒的衣服导致房间黑暗。
外婆和哥哥住的房间,上铺堆满杂物,两床之间通道很窄。
上学的哥哥也没有独立的学习空间。
就是这样一个让人皱眉头的生活环境,来看看设计师在一个月之内是如何让它截然不同的吧!
原始结构图
改造后平面图
由于60㎡的二居室要住3个10岁以下孩子,两个成人,还有一个75岁的老人,设计师为此做了如下的改造:在原有结构不变的基础上,为了给儿童房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学习环境,设计师打掉阳台与房间隔断,让原本拥挤、光线不足的儿童房变大变亮。主卧改造成榻榻米房间,增大储物体量,并分隔出书房区。将客厅打造成集会客、儿童活动以及外婆的卧室多重功能。在厨房与客厅中间,增加了一个带烤箱和水槽以及双洗衣机的西厨。妈妈既能完成备餐和洗衣,又能同时看护客厅玩耍的宝宝。卫生间使用了双盆和双卫的设计,两个马桶之间用磨砂玻璃隔开,形成两个独立的空间,可以缓解一家人如厕紧张的问题。
全屋采用白色与原木色的基调,利用发光灯膜打造一种温馨明亮的环境。
右侧玄关柜上根据外婆的身高增加嵌入式led灯带把手,方便外婆夜间行动。左侧鞋柜与西厨操作台面整体设计。
改造后的家采用了双厨房的设计。中厨增加了蒸箱,满足了中式菜肴的制作需求。
玄关处的开放式西厨区则与客厅相连。
原户型的儿童房连接生活阳台,为了给3个孩子明亮通透的房间,也希望使儿童房更宽敞,改造时特意将卧室与阳台打通变成一个空间。三个小朋友可以在这里阅读、堆积木。
阳台晾衣服功能也保留,利用电动升降及带烘干紫外线功能的晾衣杆,更卫生和方便。
本文案例及图片来源设计师: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