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于极度简朴的禁欲生活,有一种下意识的憧憬。
——安藤忠雄
大概三年前,接触到不少这样画面感的图片。说实话,当时DT.不知“侘寂”为何物。有点回味旧时光的感觉,看着有点旧,但是又不失美感。这几乎就是一开始对侘寂的全部认知,后来接触多了,才知道原来这玩意儿叫:侘寂。
在中国或东方的禅宗美学中的侘寂
不是一种装饰风格
而是一种心境创造某种氛围的状态
寂被普遍认为是日本美学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日本的茶道,花道,文学等几乎一切和审美有关的事物都受到其很大的影响。
新事物从生到无,从无到生,我们不能贸然就认定它是在逐渐生成,还是走向衰亡,侘寂美学是接受渐渐消逝生命、接受无可避免的审美态度。
去掉所有不必要的,无碍地在星球上漫步,“物质贫乏,精神富足”,摒弃分别心,看清无常,注重本心。“大道至简,衍化至繁”,越朴素的东西反而越高贵。这点与简约主义非常相似。
侘寂 Wabi-Sabi
是顺应自然流动的结果
是一种强调本质的素朴之美
侘
是在否定了世俗普遍意义的美之后
产生的“无一物”的美
寂
指的是时间的自然演进
庄严而又优雅地面对老去
Wabi,原指的是哲学上空虚感
Sabi,是人性上的寂寞感
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空虚寂寞的枯淡美
侘 wabi,是简朴
寂 sabi,是古旧
前者是豪华的对立面,超越外在
后者是崭新的对立面,挑战时间
说到侘寂美学,在西方绕不开一个人,他就是来自比利时、被誉为西方最懂侘寂的 Axel Vervoordt。
结束语
无论哪种美学形态,发源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反之,一切外化物象的实体,亦能带动我们产生情感共鸣。人们对于侘寂美学的接受和认同,或许能够体当代人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渴望得到休憩和感动的内心追求,而这种追求,能够穿越古今,超越国界........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