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涯学识
清洗、杀菌的基本流程
①清洗
②洗涮
③干燥
④杀菌、消毒
⑤干燥、保存
①清洗
尽可能的分解能够分解的污垢,对于关节部位以及上锁部位需要在打开状态下进行清洗。
器具使用完后,建议立即清洗。这样可以防止污垢固着、提高清洗防锈效果。
将器具用流水冲洗,并完全干燥后,再采用各种器具相应的方法进行杀菌。
注意:禁止将没有清洗的器械直接进行消毒
②洗涮
进行浸泡清洗和超声波清洗后,要充分进行洗涮。刚从清洗液中取出的器具上附着有清洗液和溶解了的污垢。如果直接进行干燥的话可能会导致污垢固着,有关节的器具的缝隙处会有污垢残留。
进行器具洗涮,使用完全去除杂质的蒸馏水最为理想。
如果在平时用的自来水中添加含氯的消毒液用于清洗器具,水中含有的含氯物质可能会腐蚀金属。而且,可能残留的矿物质等微量杂质可能会引起斑痕和生锈。
另外,老化的水管中含有的锈粒子如果附着在器具上也可能导致器具的生锈和腐蚀。
③干燥
清洗、洗涮后,要立即进行彻底的干燥。
如果水分残留,可能会导致斑痕、生锈、斑块等,也会降低杀菌效果。
擦拭器具水分时,为避免损伤,建议使用非棉纱线的抹布、不要摩擦、轻轻去除水分。
④杀菌、消毒
确认充分去除污垢后,接下来进行杀菌消毒。
杀菌消毒根据器具的不同分为高压(autoclave)灭菌、EOG(ethylene oxide gas)灭菌、戊二醛制剂等几种。
⑤干燥、保存
灭菌消毒后,要将器具进行充分干燥。使用灭菌袋时,干燥后如果灭菌袋中还残留有水分,就无法彻底灭菌,导致生锈。
有锈迹的器具、不同金属器具不要放在一起保存。因为可能会生锈。
树脂制品请不要采用紫外线杀菌。可能会导致变质、劣化。
保存器具时,请放在非牙科从事者接触不到的安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