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陶器的烧造和使用,是在商代早期开始的,最早的建筑陶器是陶水管。到西周初期又创新出了板瓦、筒瓦等建筑陶器。
秦代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混战的局面,各地区、各民族得到了广泛交流,中华民族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到了汉代,社会生产力又有了长足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突飞猛进。
所以秦汉时期制陶业的生产规模、烧造技术、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秦汉时期建筑用陶在制陶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最富有特色的为画像砖和各种纹饰的瓦当,素有“秦砖汉瓦”之称。
在秦都咸阳宫殿建筑遗址,以及陕西临潼,风翔等地发现众多的秦代画像砖和铺地青砖,除铺地青砖为素面外,大多数砖面饰有太阳纹、米格纹、小方格纹、平行线纹等。用作踏步或砌于壁面的长方形空心砖,砖面或模印几何形花纹,或阴线刻画龙纹、凤纹,也有模射猎、宴客等场面的。
最了不起的是秦代对万里长城的修筑工程,《史记·蒙恬传》载:“始皇二十六年,使蒙恬将三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至阳山,透蛇而北。”在高山峻岭之顶端筑起雄伟浩迈、气壮山河的万里长城,其工程之宏大,用砖之多,举世罕见。
制砖陶土,多取骊山沉泥,似未施羼合料。因沉泥本身已含多种矿物成分,经烧制,非常坚固耐用。故秦砖又有“铅砖”之称。颜色青灰,质地坚硬,制作规正,浑厚朴实,形式多样。
特征:多表饰细绳纹。花纹砖,为模制成型,再用印模加印纹饰。常见有菱形、回纹、圆形、S形和云纹等。
我们常说,秦砖汉瓦,但秦砖比汉瓦要少得多,珍贵的多,据说于右任先生一生只收集到半块。因此得到这块砖,很高兴,发表出来,与大家一起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