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石法
山石起手法
画石要侧锋、逆锋或正锋互用,利用笔锋的转折画出。宁干勿湿,以表现石的坚硬锋棱之感。
各种石块画法
浓淡前后,粗笔勾斫,间用渴笔揉擦。不可在未干时反复加画;如要加点画,宜在干后为之。
横纹石画法
此系水成岩,近景多用之,是古人所谓折带皴。又不拘于折带皴之靠笔锋转侧而成,渴笔湿笔皆宜。要注意用笔松动自然,不滞不腻。
二 、树法
画树起手法
笔沾墨后少含水,中锋直下,随笔转侧。先画大枝及主干,注意形态姿势,勿平直,忌板刻。大枝干画成后,再以干笔画树皮及疤痕,后画树枝,有疏密,有穿插,一般用鹿角式,但亦不可拘于一法,要有变化,笔笔见力。
各种树枝画法
注意树枝的偃仰交叉,中锋随笔出枝,纵横交错,每枝每笔不必严密相交,若即若离,虚实相生,熟后自能运用自如。
泼墨树干画法
树干不用双勾,饱沾浓墨画出。自上而下,墨色自然变化。飞白部分,以浓线勾出,树枝用浓墨画。注意疏密穿插,树顶主干部分忌平板,最后加苔点,更增老干斑驳之致。
三 、点景画法
水榭即临水或跨在水上建筑的亭子之类,下部以水泥柱或石柱支撑,较亭子结构复杂,通常为长方形,临水一侧特别开敞,屋顶及房檐都十分讲究,此图系南京中山陵水榭,建在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一个水塘中,四周花树掩映,十分清幽。画时应注意其临水位置,大致如是即可,不必太工整,但不可过于潦草,应与四周景色相映照。
山亭画法
此系峨嵋山清音阁牛心亭,左右两流水交汇,水上横跨两座石小拱桥,石壁陡峭,丛林繁密,应突出画亭并及两桥,注意笔触要统一,前后要呼应,亭柱檐细部可省略,树木蓊郁之后景,不必具体交代,只要淡墨点染即可。山石以渴笔粗画,以与亭子呼应。
桥的画法
白龙桥建于桃花溪上游,横跨桃花溪,水声潺潺,在大小不同乱石中穿泻而下,溪旁红叶似锦,枝干盘曲,极其幽美。应先画桥的圆洞,然后画桥面,桥栏及石砌桥壁。开始不要笔笔相交,便于修改,画成后用淡墨在栏杆空隙及石块间略作上下横笔擦染,亦可略点以小草。夹叶树先画枝再画叶,夹叶亦不必画得过于工整,只求笔触粗细统一。下部石块用渴笔画出,注意大小相间关系,水用颤笔画,且不可笔笔相接以表现其轻柔流动之势,远景以淡墨点之即可。
四、水的画法
海涛画法
画海浪的方法,首先须注意海浪的形状不是一个连一个,而是一层大浪之后接着几层小浪,然后又是一层大浪。画时要注意浪花的形态,有些是已经翻卷过来的,浪已开始下垂,这时要注意上部的曲线及翻下的浪花,中锋、侧锋互用,先勾出曲线,再画出水花,水花之下部,阴面可用侧笔就势擦刮,水波则层层勾出,不要过于具体,以免板滞。刚翻上之水花可以勾和点来表现,海浪愈远愈淡愈小。
湖光水色画法
湖水在风静时,只有微微涟漪。如画中山石树木较多,可不画水纹,只要有帆影或飞鸟点缀便给人以湖水如镜的感觉。如果山石树木甚少,必须用淡墨正锋,画出干湿不同的线条,略有波动,大部空白处画几只帆船或几座远山便极有情致。尽量避免满幅都画水纹。
免责声明:名扬艺术娱乐圈平台发布的任何文本、图片、图形、音频和视频资料产权或版权均归属各自的创造者或业主。如果您拥有版权的信息资料显示在了本平台中,且你并不喜欢这样,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