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 正文

宋朝刺绣与缂丝的绘画之美
2019-08-22 18:27:29   来源:东方头条   

中国的织绣文化历史悠久,在文化中就可见其身影,经过历代的发展,到宋朝时期,织绣工艺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宋朝的织绣技法非常丰富,在宋朝崇尚文学风气的影响下,宋人将织绣与书画结合在一起,使织绣作品中融入了艺术的美感,并通过精湛的针法、缜密的刺绣、细致的织工,将绘画原作在绣制品上淋漓尽致地再现。宋代以绘画为底本的织绣根据织造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刺绣与缂丝两大类,他们以古朴的风格以及精湛的技巧闻名于世。

刺绣的绘画美

刺绣最早追求的是实用性,一般用于服饰或者日用小物件之上,随着社会的繁荣发展,人们对刺绣有了审美方面的要求,刺绣作品上便出现了大量与绘画相关的元素,如风景、仕女、佛像、山水、花鸟等,题材丰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联。

宋朝时期,皇宫里设立了"文绣院",院内有数百位绣女,她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服务于帝王、嫔妃、达官贵人们,为其提供精美的绣画和刺绣服饰。除了官方的刺绣活动,民间刺绣也非常兴盛,达到"绣帘相拓、锦绣交辉"的情形。宋代的刺绣以细密的针法、精致的绣工、秀丽的色彩、高雅的格调而著称,相国寺旁的绣巷,也因大量集中的绣品店铺而得名。

佛教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宗教,其信仰人员遍布各个阶层,刺绣的佛像、佛经因被赋予了积福与祈祷的含义,历来就备受人们的推崇。宋朝时期,经济繁荣,刺绣业异常发达,不仅普通老百姓从事刺绣行业,很多尼姑也从事这个行业,她们将绣好的佛像与佛经在相国寺内出售。宋绣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共有五十六开,首页为刺绣佛像,之后的页面为刺绣佛经文字,是一本集佛像、佛经为一体的刺绣书画册。

宋绣《竹梅鹦鹉图》是一幅典型的用工笔花鸟图作为底稿的刺绣作品,以梅花作为主体,配以鹦鹉和竹子,作者用熟练、高超的技巧完成了一幅赏心悦目、栩栩如生的画绣作品。

宋代的服饰上也大量地运用了刺绣的装饰。内蒙古白塔所出刺绣服饰,衣物背面有浅红色绢作绣品,绣品的图案以梅竹为主体,配以山石、若干小树、蝴蝶等元素,画面灵动形象,配合宋绣细密的针脚,好似一幅活灵活现的图画。

宋绣以其高超技艺备受好评,屠隆在《画笺》中写到:"宋之闺绣画,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

宋绣线梅竹鹦鹉图缂丝的书画美

关于缂丝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唐朝时期就出现了以简单几何图形为主、色彩单调的缂丝作品,宋朝缂丝技术取法于唐朝,但又在其基础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宋代缂丝的色彩丰富,形式多样,按其织绣技巧与艺术风格,可分为北宋缂丝与南宋缂丝。

北宋缂丝与唐代实用性缂丝相比较,图案更丰富,形式有更多花样,多用于经卷的封面以及书画的包首。北宋末年,徽宗皇帝痴迷于画画,因而绘画在当时空前的繁荣,在他的影响下,缂丝开始将艺术纳入作品中,并从单纯的装饰用品,逐渐转变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艺术作品。

北宋缂丝《赵佶花鸟图》,是以徽宗的画作为底本摹缂而成。其采用繁复的技法将花、鸟的纹理表现得惟妙惟肖,图案用色鲜艳,线条柔和,以较高的水准表现了原画作细腻、雅致的风格。

北宋缂丝《赵佶花鸟图》

南宋时期,缂丝工艺日趋成熟,缂丝制品也兼有了实用与观赏的作用。南宋的绘画得到了空前发展,并出现了很多绘画名家,其作品便成为了缂丝匠人们的模仿对象,使缂丝真正成为了"书画织物化",此外南宋还出现了沈子蕃、朱克柔等缂丝高手,他们为南宋缂丝工艺的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

南宋的缂丝花鸟图轴,是缂丝名家沈子蕃的作品,其构图巧妙别致,用色淡雅情理,图画主体为两只小鸟在枝头上栖息,画面呈现出悠闲、盎然的意趣。沈子蕃的另一幅缂丝名作《缂丝梅花寒鹊图》,以米黄色打底,用五色线缂织出一枝苍劲老梅,配以竹叶少许、寒鸦两只,无论是老梅的枝干,还是寒鸦的毛羽都丝毫没有斧凿的痕迹,画面整体呈现出温馨、宁静的氛围,是一幅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缂丝作品。

缂丝花鸟图轴

宋代的缂丝名匠不仅技艺精湛,在选择画稿时也极为谨慎,他们大多会选用绘画名家的作品为底稿,并以其高超的手艺,还原绘画原作,使得缂丝物由简单的装饰物转变为复杂、美观的艺术品。元代赵孟俯对宋朝缂丝技艺评价极高,他认为其:"具足夺天孙之巧,极机抒之工"、"镂织之精,无毫发遗憾"。总结

宋代的刺绣与缂丝,在原有的实用性基础上,将手工艺与绘画结合在一起,使其被赋予了文化的内涵,转变为具有极高观赏价值的艺术品。其涉及的题材丰富,内容形式多样,向人们展示出的艺术性与创造性是其他织绣物品所难以比拟的,对后世的刺绣业与缂丝业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丝绸艺术史》

《两宋物质文化引论》

《宋代绘画史》

相关热词搜索:宋朝 刺绣 之美 绘画 缂丝

上一篇:众多人把洗衣机排水管插地漏,笨死!瞧聪明人这做法,真长见识了
下一篇:造型优雅、灵动的衣柜百叶门,优缺点都有哪些呢?

济南法律服务中心   地址:济南市文化东路路24号   联系人:司律师   电话:18053115917
手机:0531-80961678   微信:18053115917   QQ:709581498   邮箱:709581498@qq.com
网站地图 (XML地图 / 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