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70年代的学区房,南北通透且全明,已是老龄学区房中不错的户型。然而原本的破旧装修、不合理的空间格局,已不能满足屋主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要求。重新设计布局后,将三房改两房,剩余空间并入客餐厅,改为多功能区,集休闲、睡眠、学习、洗烘于一体,极大地提高了空间利用率,空间比之前看起来大了一倍。(来源: 家的要素)
门厅改造前
入户门厅,功能性和美观并重,满足入户必备的收纳需求,一幅黑白灰建筑摄影装饰画点缀空间,简洁、明快而有序。
区别于沙发、茶几、电视背景墙的传统客厅三件套设计,客厅区域变身多功能区,满足屋主轻松、简约的生活方式。
70年代学区房,采光欠缺,整个多功能区以白为主色调,辅以点光源和灯带照明设计,提升整体的亮度。巧用镜子拉伸,将相对局促的空间扩展增容。
墙面大面积留白,搭配设计感极强的书桌、浅灰色布艺圆凳、几幅黑白装饰画,提升空间的艺术气质。
书桌一角
整墙书柜一直延伸到餐厅,又可以作为餐边柜来使用。客厅选择无主灯的设计,餐厅用吊灯却更适合,通过照明方式的改变,来完成空间的区域分割。极具设计感的餐桌椅,追求舒适的同时,也不输颜值。
虽然整个餐厅占位很小,但清新、雅致,胡桃木材质,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密森林的气息,让以白色为基调的空间,更显生机、活力。
胡桃木餐桌
厨房改造前
U型开放式厨房,既保留儿童房的入口,又尽可能扩大操作台面及收纳,灰与白的经典配色,延续客餐厅风格,提升空间整体的亮度。
主卧改造前
主卧室同样是灰与白的主场,空间跨度足够,床头设计了一组吊柜,增加大量储物空间,造型又不失简约美观。
筒灯、灯带、壁灯集合,满足不同需求的光照明度,整个房间显得干净、舒适。
户外阳光下斑驳的旧墙,与重获新生的室内空间,新与旧的碰撞,让这个70年代的学区房多了时间的韵味。设计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原来的阳台被纳入多功能区,增加室内的自然采光。用装饰柜将洗衣机&烘干机隐藏,重新整合生活阳台的功能。
新鲜嫩绿的日本吊钟,营造空间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