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青花瓷器仍占主导地位,上服务于皇室,下普及于民间,外远播于世界,无论是在工艺技术、绘画水平都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
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 釉下彩 绘。釉里红即釉下的红色,它以氧化铜在瓷坯上着彩,然后施透明釉,1300℃还原焰烧成。但真正色彩鲜艳的极为罕见,这是因为它的制作过程复杂。这一工艺始于元代,明代达到成熟阶段,清代以后,更有所发展。
清雍正时的釉里红呈色鲜红且有层次,烧造得极为成功,可谓历史高峰。当时器型有盘、碗、瓶等,纹饰以三鱼、五蝠为多见。
鱼在民瓷绘画中的涵义,到了当代淡化到只剩下全民都能接受的“富余”之意。中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苦百姓生活中最大的欲望,首先是吃食,食是生命的首要条件,“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已成为天经地义的了。与饮食相关联的是财富,钱粮的富余是人人一生中首要的追求,鱼在民瓷中的分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此双鱼碗口径24.8cm,底径15.8cm。此碗釉水细腻莹亮,釉色白中闪青,青花釉里红呈色鲜艳;内底绘饰鲤鱼,肥硕劲健,摇头摆尾,向上挺跃,动感强烈,形神具佳;有着鲤鱼跃龙门之意,鲤鱼一直被民间视为吉祥物,寓意年年有余。寄托着人们对生活富裕、家有余财的美好期盼。此碗制作工艺较为规整,胎骨较为致密。
因青花工艺是不可再生之物,此鲤鱼纹盘保存完好,极为珍贵,具有当时典型的民族特色,且品相保存完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