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的创作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五代时期的西蜀画家黄筌被称为工笔画的始祖,但是当时还有不信邪的画家叫做徐熙,他他把工笔画和水墨画相结合,形成了现在画家所画的工笔花鸟画的形态。
徐熙像徐熙
南唐画家,金陵人
善画花鸟,“徐熙画派”祖师爷
与同代黄筌并称为徐黄
世人称二人为“黄家富贵,徐熙野逸”江南一绝
以墨笔为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 。
沈括—《梦溪笔谈》
徐熙出身江南名族,一生以高雅自居从未做官。他平时总喜欢去花园里面赏花养草,还特别喜欢写生,正是因为这独具一格的绘画方式,使他用质朴简练的手法,创立了国画中“水墨淡粉”的风格。
他的画在南唐倍受重视,并且被南唐后主李煜所欣赏。他的画在宋代也享有很高声誉,宋太宗见徐熙画的石榴意味十足,便说到:“花果之妙,吾独知有熙矣,其余不足观也”。
《石榴图》
有人评论说:黄筌神而不妙,赵昌妙而不神,神妙俱完,舍熙无矣。徐熙的作品在当时也被称为“江南绝笔”。徐熙野逸
黄筌始创“勾线填彩”,奠定了工笔花鸟画的基础,具有开宗立派的历史意义。徐熙虽为一介布衣,却可以将当时已经成熟的水墨山水画的技法融入花鸟画中,开创了“落墨为格,杂彩副之”的“落墨法”。
他还独创了“落墨法”这一画法,用细密的单线勾勒形象的绘画方式大大丰富了国画技法,增加了画面层次,使阴阳凹凸更加富于变化、物象和意态更加生动。
他的作品注重墨骨勾勒,淡施色彩,作品中带有一股流露潇洒的风格,所以人们称他为“徐熙野逸”。
《飞禽山水图》
徐熙所画的花木禽鸟,形骨轻秀,朴素自然,清新淡雅,他的画在当时独树一帜,先用墨笔勾线,再用水墨上色,结合了工笔画和水墨画的技术,形成了一个新的画派。
同时,徐熙还是个多样性的画家,花竹、林木、蔬果、禽鸟都是他的绘画题材,他经常游览园圃,力求能更好地掌握它们的性格特征。甚至连一些不为人们所注意的小植物,在他的笔下也能变得栩栩如生。他的作画从不依靠师承,而是遵从自己的想法,画风独特独。
《雪竹图》徐熙画派
徐熙以其卓越的艺术才能影响着江南花鸟画的创作,形成了一个新的画派:“徐熙画派”。而徐熙之孙徐崇嗣、徐崇矩兄弟不仅是“徐熙画派”在南唐的代表画家,也是在北宋初年扛起野逸大旗的中坚力量。
徐崇嗣、徐崇矩两兄弟善画花鸟、鱼虫、蔬果,并且很有徐熙的风格。由于北宋初年黄家体制主导花鸟画坛,“黄筌富贵”的画风在翰林书院成为了评判画作的唯一标准,因此他们只能在“效诸黄之格”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最终创造出了“没骨画”技法。
没骨花卉(临摹)
到了北宋后期,墨笔形态花鸟画已经相当成熟。宋徽宗的《柳鸦图》《写生珍禽图》就是用墨笔勾线,再以水墨渲染,颇有清新自然的气息。
《写生珍禽图》(局部)
徐熙画派在唐末五代水墨画派确立之后,创造出前人所未曾有过的新形式,成为绘画史上传统花鸟画重点由工笔设色向水墨淡彩过渡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他的画法注重表现对象的精神物质,以线条墨色为主,以设色技法为辅,并且讲究线与色的互相结合,不使色彩淹没线条,这就充分发挥了传统技法的特长。他所独创的“水淡粉”这一风格,也就是被后世所盛称的“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