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濛濛
不须撑伞
无须慌张
拾一片瓦
去釆苔藓
铺在石缝
生机荡漾
乾坤许大
安心处
只在方寸之间
老砖多用粘土古法烧制的,粘土是某些铝硅酸矿物长时间风化的产物,具有很强的粘性而得名。将粘土用水调和后制成砖坯,放在砖窑中煅(900℃-1100℃,并且要持续8-15天)便制成砖。
粘土中含有铁,烧制过程中完全氧化时生成三氧化二铁呈红色,即最常用的红砖;而如果在烧制过程中加水冷却,使粘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Fe3O4)则呈青色,即青砖。
而砖瓦由于质地多孔透气,容易生苔,大家可以欣赏一下以下照片,森林中的瓦房布满了鲜绿的青苔。浙江一带的文字古砖无论从铭文内容,还是书法的时代特色、书体的丰富性,都是中国古砖中的“翘楚”。尤其是慈溪、余姚及绍兴地区出土的古砖更富有韵味。
植菖蒲,陶胜瓷,砖胜陶,石为上。凿而成盘,植蒲草或青苔,置为案头清供,也是好的。不管现世是否安稳,心,该有这么一块净地,世间繁华,人间名利,皆为浮云。持一颗淡素清心,默默辛勤,耕耘出一片静好岁月,岁月亦静好!
古砖收藏,首重文字。埋藏千年之物,而一朝出土。其纪年可考,文字朴茂,更兼图案相辅。而各朝书风有别,犹得天真烂漫之趣。每观所得古砖,读其文字,凡汉末至两晋,及南北两朝,数百年间,兵燹不断,烽火连天,政权更迭,年号频改,百姓流离失所,破城屠戮已成常态。往往三五方纪年残砖,而朝代帝王尽换矣!故玩砖颇类读史,而生悲悯之心。
金石大家众矣!前人之述备矣!精拓良跋多矣!今将所藏汉晋残砖以图片展现,摘录史料以助解读,或配明清瓷器,或饰以鲜花、或点缀文玩、或置于茶席,乃至衬托盆景清供,无一不可入画。可藏可玩可感悟历史者,古砖诚不可缺也!
这是一块农村的普通青砖,利用简单工具进行雕凿:
各式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