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依海而生,向海而行。宁波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增强,离不开航运软实力的提升。而海丝指数的数据显示则是这一成果最直接的体现。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传统运输行业的应用,一些新兴业态正在宁波逐步酝酿、发展起来。其中,宁波航运交易所利用大数据、云服务等新技术,发布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指数产品”,这些都体现了宁波港航产业的转型升级,更能彰显宁波航运软实力。
2013年9月,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正式发布,它反映出宁波出口集装箱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揭示宁波出口集装箱市场及相关市场的供需态势,填补了宁波航运指数的空白。
2015年10月23日,海上丝路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的四条航线指数在波罗的海交易所官方网站正式发布,这是具有271年历史的波罗的海交易所首次发布其他机构的指数,标志着中国航运指数首次走出国门,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
2018年6月7日,宁波正式向全球发布16+1贸易指数(CHINA-CEEC Trade Index,CCTI)。16+1贸易指数是宁波航运交易所编制的海上丝路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进出口贸易指数、出口贸易指数和进口贸易指数构成,反映我国与中东欧16个国家间的贸易发展变化趋势。
2018年6月14日,“宁波港口指数”——一个全面评价港口行业景气程度和企业经营情况的指标体系,在宁波举办的“2018海丝港口国际合作论坛”上面向全球发布投入试运行。
“中国宁波航交所不断完善‘海上丝绸之路航运指数’,发布了16+1贸易指数和宁波港口指数”。今年4月22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前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表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报告,“海上丝路指数”作为港口合作标志性成果“位列其中”。今年4月27日,外交部公布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这是继2017年海上丝路贸易指数被写入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后,宁波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
“智慧航运”支撑行业转型升级
近些年,宁波打造的智慧航运综合服务平台,集航运经济运行情况监测分析、多格式政务申报和数据交换、航运企业管理云服务、航运产业链商业智能分析、智慧航运交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通过平台的打造和推广以及基于平台数据的分析报告的发布,奠定宁波航运交易所在国内散杂货航运业内权威的行业监测分析平台和信息聚集、管理、发布中心的地位。因此,实现航运信息和资源的聚集,充分发掘出了产业链上下游的综合管理效应,实现相关业务的开展。
大数据让航运效应愈加突显
大数据对航运的影响,还体现在这些方面:高效集成,全面优化企业管理流程,提升产业链整体效益。航运产业链连接上下游企业相关业务流程的各个节点,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智慧先行,集成创新服务方式理念,引领行业全面升级。进一步结合船联网、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云服务等新技术理念,实现全面的智慧航运管理、交易和服务功能。信息集聚,深度整合行业资源,奠定航交所信息发布的权威地位。通过企业管理功能、商业智能、数据挖掘技术的完善和推广应用,实现航运信息和资源的集聚。辐射拉动,全面提升航运软实力,增强宁波竞争力和影响力。建立起相关航运企业广泛的业务关系,增强宁波在行业的影响力,提升航运软实力和宁波的综合航运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