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A股市场行情上扬,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一路高歌猛进。
整体来看,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非常突出。数据显示,截至9月9日,今年以来,共有300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超过50%。尤其是近一阶段,一批基金净值涨幅明显,上百只主动权益类基金8月以来单位净值涨幅超过20%.
其中,诺安成长、诺安和鑫两只基金短期涨幅最大,一个多月的涨幅分别达到39.29%和35.04%。此外,南方信息创新A、华安智能生活、海富通股票、华安媒体互联网等基金的同期收益率也都超过了25%。
截至目前,剔除指数型基金,已经有7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率超过80%,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广发双擎升级基金,目前已斩获90.42%的收益。
从净值变化上可以看到,广发双擎升级是在近期依靠凌厉表现确定的领先优势。在三周之前,广发双擎升级的年内单位净值涨幅为59.42%,还排在主动偏股型基金业绩前20名之外。在最近的14个交易日中,该基金单位净值涨幅超过了30%,跃居榜首。
除了广发双擎升级,交银成长30、银华内需精选、交银经济新动力、博时回报灵活配置、广发创新升级、国联安优选行业等6只基金也表现不俗,同期收益率超过80%。
从业绩归因来看,近期大消费和TMT板块轮番大涨,其中一些基金重仓了农业、大消费等板块;另一些基金则受益于5G等科技股的走强。
相比于在低位布局赚得“盆满钵满”的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在公募基金中的占比却在不断下降。据天相投顾数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末,个人投资者持有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的比例相较于去年底分别降低了2.57和0.55个百分点。很多个人投资者表示,对于今年公募基金的赚钱效应感受并不明显。
投资权益类资产会面临较大的波动,这意味着投资者如果没有兑现浮盈,短时间内可能遭受获利回吐,对投资效果不满意。投资者这种“着急”的心态可能在于短钱长投,或者没有明白权益投资的本质。
随着资本市场对外资的放开,一大批外资即将入场。9月10日晚间,外管局发布消息称,将放开QFII和RQFII的投资额度限制,被市场解读为长期利好。
瑞银认为,此举扫除了此前存在的额度和准入方面的一些障碍,并将显著提升外资对中国市场的参与度,可以说是中国股市对外开放的又一里程碑。结合国际三大指数持续纳入A股, A股国际化与机构化的进程将进一步提速。
随着外资的进入,普通投资者也要及时转变投资思路,去跟随大资金赚自己该赚的钱,投资价值白马,做好长期持久战的准备。